综合资讯

防跳回路为何导致开关红绿灯同亮?
发表时间:2025-08-01     阅读次数:6

在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开关的红绿灯指示是反映设备状态的重要信号 红灯(HD)表示合闸位置,绿灯(LD)表示分闸位置。正常情况下,二者应交替亮灭,但若出现红绿灯同时亮起的异常现象,往往与防跳回路的设计缺陷密切相关。



寄生回路:防跳与监视回路的 “意外耦合”




断路器的防跳回路是保障设备安全的关键设计,其核心功能是防止断路器在故障状态下因合闸信号持续存在而发生多次跳合闸。然而,当防跳回路与合闸监视回路的设计存在疏漏时,极易形成寄生回路,这是导致红绿灯同亮的根本原因。


从回路构成来看,当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时,其动合辅助触点 S1 闭合。此时,正电源(+KM)经电阻 R1、跳位监视继电器(TWJ)线圈、S1 动断触点、电阻 R2、防跳继电器(KO)线圈至负电源(-KM)的路径被意外导通,形成一个独立于正常控制回路的寄生回路。


image.png


该寄生回路的危害在于:它打破了红绿灯指示与开关实际位置的对应关系。正常情况下,红绿灯的亮灭由断路器位置辅助触点直接控制,而寄生回路会使跳位监视继电器(TWJ)在开关合闸时仍可能励磁,导致绿灯(LD)误亮,与表示合闸状态的红灯(HD)形成 “同亮” 现象。


双重隐患:不止于红绿灯异常


寄生回路的影响并非仅局限于信号指示错误,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操作故障,具体表现为两大问题:


红绿灯同时亮:状态判断失效


当寄生回路中电流参数匹配不当,TWJ 线圈会在开关合闸时意外励磁。由于红灯(HD)由合闸位置辅助触点控制保持常亮,而绿灯(LD)受 TWJ 励磁触发点亮,最终形成 “合闸状态下红绿同亮” 的矛盾信号。这不仅干扰运行人员对设备状态的判断,还可能掩盖真实的回路故障。


分闸后无法合闸:操作功能瘫痪


若防跳继电器(KO)因寄生回路励磁并形成自保持,其常闭触点会断开合闸回路。即使开关分闸后 S1 动合触点断开,寄生回路仍可通过 KO 的常开自保持触点维持导通,导致 KO 无法复归。此时,合闸回路因 KO 常闭触点断开而始终处于闭锁状态,造成 “分闸后无法手动合闸” 的严重后果。


破局之道:双接点串联的优化设计


解决寄生回路问题的核心在于切断异常导通路径,需针对两类隐患分别采取阻断措施,最终形成 “双重防护” 方案。


单一措施的局限性


  • 仅串入断路器常闭接点 S1:虽能在开关合闸时切断寄生回路,避免红绿灯同亮,但无法解决分闸瞬间因 S1 常开、常闭触点切换不同步导致的 KO 误励磁问题。image.png

2.仅串入防跳继电器 KO 常闭接点:可防止 KO 自保持引发的合闸闭锁,但无法阻止开关合闸时 TWJ 的误励磁,红绿灯同亮问题仍可能存在。image.png


最终解决方案:双重接点串联


在合闸监视回路中同时串入断路器位置常闭接点 S1和防跳继电器 KO 常闭接点,实现 “双向阻断”:

  • S1 的作用:当开关合闸时,S1 常闭接点断开,从根源上切断寄生回路,杜绝 TWJ 误励磁,避免红绿灯同亮。

  • KO 常闭接点的作用:分闸后,若 KO 因意外励磁形成自保持,其常闭接点断开可切断寄生回路,确保 KO 可靠复归,保障合闸回路正常导通。image.png



防跳回路导致的开关红绿灯同亮问题,本质是寄生回路打破了二次回路的 “状态唯一性” 原则。通过解析寄生回路的形成条件可知,单一的防护措施难以兼顾信号指示与操作功能的可靠性。而采用 “断路器常闭接点 + 防跳继电器常闭接点” 的串联设计,既能阻断合闸状态下的异常信号路径,又能消除分闸后的操作闭锁隐患,最终实现二次回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与运维中,需始终警惕寄生回路的潜在风险,通过精准的接点配置与参数匹配,确保每一个控制元件都能在其 “职责边界” 内可靠工作这既是保障电网安全的技术要求,也是二次回路设计专业性的核心体现。


开关合闸后,如果回路参数配合不好,机构防跳维电器线园KO有可能励磁,KO的常开接点闭合并形成自保持,KO的常闭接点断开,断开开关合闸回路。


在开关下次分闸后,虽然断路器的动合触点断开,但+KM→R1→TWJ线圈→KO常开接点→R2→KO线园→-KM仍然形成寄生回路,使得KO维电器不能返回,串在合闸回路里的KO常闭接点依然断开,产生开关分开后,不能再手动合上的异常现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