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一些基础要点 | |
| 发表时间:2025-10-28 阅读次数:16 | |
| 
                             7 、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将连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不在此限),但同一试验电压的设备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已有单独试验记录的若干不同试验电压的电力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此时,试验电压应采用所连接设备中的最低试验电压。 8 、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试验电压: 8.1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以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8.2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作为代用设备时,应按照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8.3为满足高海拔地区的要求而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设备时,应在安装地点按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9、在进行与温度和湿度有关的各种试验(如测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因数、泄漏电流等)时,应同时测量被试品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绝缘试验时,被试品温度不应低于5℃,户外试验应在良好的天气进行,且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 80%。 10、在进行直流高压试验时,应采用负极性接线。 11、330kV及以上新设备投运1年内或220kV及以下新设备投运2年内应进行首次预防性试验。首次预防性试验日期是计算试验周期的基准日期(计算周期的起始点),宜将首次试验结果确定为试验项目的初值,作为以后设备纵向综合分析的基础。 12、新设备经过交接试验后,330kV及以上超过1年投运的或220kV及以下超过2年投运的,投运前宜重新进行交接试验;停运6个月以上重新投运的设备,应进行预防性试验(例行停电试验):设备投运1个月内宜进行一次全面的带电检测。 13、现场备用设备应按运行设备要求进行预防性试验 14、“必要时”是指怀疑设备可能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跟踪诊断分析,或需要缩短试验周期的,或在特定时期需要加强监视的,或对带电检测、在线监测需要进一步验证的情况等。 15、电缆相关 15.1对电缆的主绝缘测量绝缘电阻或做耐压试验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测量或试验时,其他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和铠装层应一起直接接地。对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以使该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接地。 15.2 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或2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以代替耐压试验。 15.3 耐压试验后,对导体放电时,应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15.4除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外,其他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应确认电缆线路状态状况良好,可分别采取以下试验确定: a)停电超过1周但不满1个月的,测量主绝缘绝缘电阻(发现异常时按d处理)。 b)停电超过1个月但不满1年的,测量主绝缘绝缘电阻,宜进行主绝缘耐压试验,试验时间5分钟(发现异常时按 d处理)。 c)停电超过1年,应进行主绝缘耐压试验。(发现异常时按d处理)。 d)停电期间怀疑可能遭受外力破坏,或投运前检查发现线路异常的,应进行预防性试验。  | 
                    |